余榮讓
公共房屋工程常受批評,但又不爭氣,湖畔大廈再度成為傳媒焦點,曾出現裂縫的停車場,被指有滲水情況,住戶憂慮結構存在問題。湖畔公共停車場由交通事務局管理,應與房屋局聯手處理,看誰負責解決。
早於三年前,湖畔大廈已出現水管氧化的情況,有住戶自行起出地磚更換水管。也有是表面氧化的跡象,承建商以髹漆保護。前年底,湖畔大廈公共走廊牆磚大面積剝落,每一座均如是,半夜時分掉下來,響聲更加驚嚇,住戶紛表恐慌,認為承建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中有住戶表示,環繞家門的牆磚全部剝落,害怕隨時出事。
今年初,湖畔大廈再現牆磚脫落潮,有若季節性換皮,一些住戶表示不敢出門。另一經濟房屋永寧大廈大堂也有大面積剝落牆磚,管理員報警處理。落成不久的公共房屋已分別出現問題,到成為舊樓之後,恐怕頭暈身熱的病情更甚,住戶怎能安居?雖然經濟房屋售價低於市值,但小業主仍是付出辛苦得來的真金白銀。他們擔憂日後新的麻煩接踵而來,會有昂貴的維修開支,簡直是無底深潭。
一而再,再而三,問題還是會繼續出現。當局與工程界曾指出,經檢驗相信沒有偷工減㪵。那麼,原因何在?就算沒有偷工減料,技術是否到位?擁有最優質的紙筆墨硯,便可以寫得一手好字?造詣才最重要!公共房屋工程未能令人滿意,房屋局、土地工務運輸局、建設發展辦公室均應作出檢討,在監管的過程是否鬆懈或存有漏洞?在施工期間,要求是否已經嚴謹?假如官員視察施工以至驗樓收則,當作是自己將購買的物業般,對承建商毫不留情地要求做到最好,或至少須達標,則不會出現今天的敗瓦情況。作為負責任的政府,眼見湖畔及永寧兩廈均先天營養不足,即使在保固期後,仍應向經濟房屋小業主有所承擔,可以定出安民措施及承諾,令他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