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讓
2016年粤澳合作聯席會議日前在本地舉行,雙方認為,兩地政府和社會將於未來一年共同攜手,全面落實好國家「十三五」規劃,繼續同心協力、務實合作、創新思維,為提升兩地居民的民生福祉及兩地經濟和社會繁榮努力。《粤澳合作框架協議》簽署不覺已有五年,兩地深化合作,取得實質成效。尤其是過去一年,在粤澳服務貿易自由化、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跨境基建項目建設、環境保護等多方面,較過往有顯著的發展。
粤澳推動一些重點項目建設,與澳門未來的五年規劃息息相關。港珠澳大橋進入尾聲,有許多細節急需處理,澳門要積極配合。澳門輕軌橫琴延長缐的計劃,使離島缐先行服務能起作用,也間接催化澳門半島線的建設。粤澳新通道亦要加快步伐,以紓緩關閘出入境的壓力。同時,應該檢討延長通關時間後的調整,並優化跨境工業區的通關安排。至於醫療衛生、食品安全、教育、水電等方面的合作,可以拓展領域,例如山頂醫院對病人送外就醫服務,宜與廣東省加強合作。今次會議簽署的協議及備忘錄較多,其中有關於加強兩地青少年交流合作的,也會構建澳門青年北上創新創業的載體,但要提供較全面的諮詢及顧問服務,以免青年不瞭解內地法律制度,用澳門情況思維辦事,可能惹上麻煩甚至官非。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粤澳合作發展基金合作備忘》,令澳門的財政儲備保值或增值,暫先動用超額儲備中約人民幣二百億元等值,以保本保息及安全為大方向,並有退場機制。這在去年已經提出,至今才成事。觀乎澳門財政儲備已達約四千六百億元,外匯儲備約一千五百億元,這個投資金額似有點低,僅等於去年盈餘的三分二。然而,現在只是開始,估計特區政府還較審慎,日後調增也不要緊。澳門得益於不用上繳及免承擔軍費,與葡治時期不同。現在的投資方式既可促進廣東發展,又賺息保本,有利無弊。雖然如此,政府仍有必要向居民解釋,難免有不明事理的人,說因擔心車禍不乘交通工具,甚麼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