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言︰整治水患

余榮讓

颱風天鴿應叫癲鴿,對澳門造成極大人命財產損失。連日來,為了善後,政府各部門前線人員如消防員、警員、民政總署及工務局人員等,辛勤進行艱苦任務。在缺水停電的情況下,居民生活悲慘,幸好民間有組織或自發的義工紛紛投入協助解決飲水吃飯清理垃圾問題,真是患難見真情。其中有許多年青人,表現出色,並非少爺小姐。駐澳部隊千名官兵參與救災,獲得高度稱讚。香港有些雜音,大家不用介意亂吠,多的是憎人富貴厭人貧的畜牲,實在不想鬥嘴。在英治時期,駐港英軍經常參與海上反走私及陸路反偷渡,不見這些駡街分子抗爭。

我們也要自強不息,才對得住澳門。今次最大禍根不僅是風,或有水,真要內地協助調查上游下游的有關情況。在痛心下,這裏重提兩則治水新聞,不多說了。

街總中南區坊會負責人在2009年8月訪工務局,遞交由工程師學會協助制訂的《內港海傍區綜合環境整治方案》,就整治內港水患、改善交通、優化環境及解決輕軌二期內港路線用地問題提出初步建議和構思,供當局參考。賈利安局長指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已着手制定內港區整治計劃,積極按部就班推行,如整治下水道改善水浸、整治道路改善交通,以及更改區內建築用途,提供更靈活的空間,優化營商環境等。政府近年不斷收集民意,尋求更全面的方法,徹底解決內港現存問題。

2011年10月,工務局代表與到訪的街總中南區代表座談,就內港水浸的整治工作進行討論。坊會希望政府盡快作出整治內港水患的措施,分享了三個月前,中南區坊會負責人到廣西梧州參觀水利設施建設及防汛抗洪經驗的考察成果,過去梧州是洪澇災害頻發的地方,每十年就有七年受洪水之害,為解決禍患,當地政府建造河西及河東防洪堤,成立應急機制,有效地解決了當地水患。

對有社會意見認為內港可興建堤壩進行治理,局方代表指會涉及填海造地,對灣仔水道也有一定影響。國家水利部兩月前以書面回覆本澳部分人大代表在今年「兩會」期間的相關提案時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視澳門附近水域的綜合治理,因灣仔水道位於珠江河口,水文情況較複雜,有關圍填築堤建議涉及上下游、左右岸,應在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河口澳門附近水域綜合治理規劃》基礎上開展深入科學。

重溫兩則新聞,可見當局的效率如何。八年輾轉過去,有甚麼按部就班?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