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讓
各位看官,提一個問題,但你不必公開表示,只告訴自己便是,那就是:同意巴士加價嗎?如果由全澳非官員的居民交卷,大家會有心靈相通,知道答案是甚麼。平日常說有些事情存在爭議,相信這個問題不會,假若時光倒流,回到未加價而由公眾決定,絶對是大比數的反對。任何學術機構或媒體大可馬上開展調查,看結果如何?社會上包括立法議員亦有表達意見,有用嗎?要思考巴士收費不難,只有加減或維持原價,倘加或減,幅度定為多少?今次加幅十年前後對比達百分之八十七點五,高於回歸十八年後公務員加薪比率,合理嗎?這數字如何計算出來,值得懷疑,還談甚麼科學施政?數年來由公帑津助百姓乘搭巴士,難道是錯的嗎?今次加價對澳門整體有甚麼顯著的好處?沒有的話,就是欺民所為,又或無平民成為贏家,只是官員一意孤行,已經不重視民意了。大家記得離補法案嗎?猶幸當年撤回,否則要勞煩更多蠶蟲師爺獻計,既加徴費用又減少津助,瘦下才可以肥上。此風不可長,澳人治澳必須具高水平,不然便難以高度自治了。普羅大眾寧願政府勤力追討非凡航空的欠債,也好過向他們開刀。去年財政儲備投資回報不俗,為何仍打乘客主意以減少使用公帑津助?政府與三間巴士公司的協議即將屆滿,在這時刻加價,是愚蠢還是英明?澳門流行合約延期,例如黃的與狗場,巴士方面會嗎?
巴士加價的同一天,有民間論壇熱議這個話題,已成馬後炮了,相關官員怎會再聽你們支笛?發表意見的嘉賓思想及辯才再好,無從起死回生。這次加價其實挑起民憤,拖累整體政府的公信力,並造成撕裂。未來如再有如澳門基金會捐助暨南大學的事情,肯定駡聲更大。又或未來在現金分享、醫療券、公積金制度、持續進修發展計劃出現改變而引起爭議,勢必破壞和諧。要得罪全體居民不容易,竟然由交通問題做起點,天才與白痴,你痴定我痴?所省回的一億五千萬元,還未知是因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