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言︰十八分區

余榮讓

根據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諮詢文本,綜合現時統計分區的人口分布、特色和功能,擬把澳門的土地空間重新劃分為十八個規劃分區。而土地用途又會分為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旅遊娛樂區、公用設施區、生態保護區、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公共基礎設施區。十八分區的數目是否適當,需要有實際的理據支持。澳門在葡治時期分澳門市及海島市,按天主教聖堂的分布劃成不同行政區。澳門半島有大堂區、望德堂區、風順堂區、花地瑪堂區、聖安多尼堂區,海島則有氹仔的嘉模堂區及路環的聖方濟各堂區。這樣劃分已算足夠,尤其是昔日人口不多。

香港方面,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經把港九市區劃分成四十多個法定分區,後來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區界線。原來,法定區份與十八區及選區有別。數年前,法定區份銅鑼灣分由東區及灣仔區管治。一些通俗的分區口頭名字因地鐵站而起,沒經立法。在澳門,也有把宋玉生廣場喚作皇朝廣場,因受一幢商住大廈影響,辦公樓叫皇朝廣場,寓所則稱皇朝花園。有傳媒甚至指為皇朝區,加深了誤導。多年前,有人把三盞燈稱區,但不獲普遍接受。坊眾互助會反而明確,例如馬黑祐坊會,涵蓋了馬場、黑沙環及祐漢。街名等同地標,馬場面積不大,但馬場海邊馬路會帶來想像。黑沙環因填海而拓至海上居及御景灣,黑沙環第一街才是起點。祐漢新邨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積木式建築物所在,祐漢第一街為心臟。這些都只是小區,不若香港中環。

澳門廿年後預料面積為卅六點八平方公里,人口達八十萬零八千人。倘按十八分區計算,每區平均兩平方公里,人口為二萬二千。這變了是十八個蚊型區,似乎分得過於細小。因應劃分,警區、消防站、衛生中心、郵局及其他政府部門的設置,或要調整作出配合。按功能,澳門大學內設施會較齊備,別的區份可三至四個才擁有一個衛生中心。然而,何必太細分呢?十八個略嫌多了一些,不如硏究定出較實際的區數吧。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