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讓
今期評論工務運輸範疇明年施政方針,不厭其煩逐一司級領域去談,是不想隨便只講幾句。請瀏覽Facebook「樂報我們講場」EP814「工務運輸施政」,鄭仲輝與余榮讓分析其中較重要部分,觀眾亦可登入留言發表見解。同時歡迎讀者成為觀眾,選擇其他主題的短片。
今年的重要任務首推已經完成的對澳門總體規劃公開諮詢,日內步入二零二一年,將要為總結報告落墨,然後向公眾發布。希望這份任務不會像巴士合約般拖延至一再短期續約才正式簽署新文本。總體規劃關乎整個澳門的建設與發展,涉及許多跨部門的工作,並需要在法律及制度上予以配合。在粵港澳大灣區攜手邁向前下,還有不少互動的步驟,至少應考慮到與珠海的連結,包括水域方面的營運及管理。
對於配合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推動後續工作,公眾希望真正付諸行動,即是有姿勢而有實際。於許多人而言這不是急切的項目,絕不如公共房屋的重要性。在開枝散葉後,除社屋經屋還添了丁,也就是夾屋與耆屋,即長者公寓,一下子熱鬧起來。政府成了最大的建築家,要重視平衡各方利益,涵蓋居住權利以至工程批給。關於後者,最近一些商界對承判未受公平對待發表不滿聲音,當局應要認真聆聽及處理。
交通長期是最頭痛問題,這說法適用於交通局官員、營運商及居民,分別感到不快。每日有不少因公共汽車及的士爭吵的事例,說起道理,每人都是專家,甚至衍生至接近深仇大恨,例如在行人路違駕電單車情況嚴重,驚嚇到行人,痛駡可能發覺竟是未來親家,皆因當局乾脆放軟手腳不管,變相造就數以萬計的衰人。兒童少年跟住父母違駕,提早學會不守秩序,等同輕微犯罪的萌芽。交通處理不好,令治安警察局交通廳難於執法,市政署街市範圍也遭電單車違泊。看來廉政公署亦要關注這個行政失當的現象,還給居民可行的路。最怕是亂泊觸發火警時,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