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讓
中共中央、國務院剛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德體方案》,並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歡迎瀏覽Facebook 「樂報我們講場」EP943「横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及EP946「發展横琴新機遇」,時事評論員鄭仲輝與余榮讓作出分析,並請繼續關注逢周四晚上九時半的直播及重播。兩人早預料到會定出一二線,然後做好相關管理的政策。有了原則,其他配合措施的便好辦。
在方案開始,馬上道出重要的大前提,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建設橫琴新區的初衷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是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重要動力,有利於推動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事實上,澳門面積太過細小,按照地圖繪製暨地籍局今年六月資料,才僅卅三平方公里,制約了整體發展。我們不能靠勤搭夠,而需要將琴補拙,藉着橫琴的一百零六平方公里土地,即相當澳門本身的三倍以上,去繪畫未來美好藍圖,還會橫跨粵澳,畫到合格而可出格。
看方案,除了上述一二線問題外,更要參透其中第四條戰略地位,這明確了基本調子,在一段時間內不會隨意改變。所提到的大膽創新,在起步階段,相信只敢審慎創新,亦不宜一開始便大膽,需要的不只是去闖的勇氣,而是能承擔的義膽,當然還講究忠肝。方案具體地提出發展目標,即是有所要求,不可含糊,三年後就要有簡單初步成績,這促使粵澳一起努力,不難達致。
第九及十七條關於金融的部分,較為重要,肯定會受到各方特別關注。後者提及的創新跨境金融管理,需要完善相關法例,方可啟動。粵澳合作區的金融發展,可塑性甚高,但先要取得中央的明確指示。兩年前路透社關於澳門成立證券交易所的推測,披露得太早了,很快煙消雲散,而未來能否成事,也許只欠東風而已。風從哪裏來?多看兩年吧。整體方案內容詳細,但仍有補充說明的空間,日後可如推廣澳門基本法一樣,多辦解釋會,並出版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