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讓
一名由土耳其出發,於九月十八日經新加坡抵埗的澳門居民,核酸檢測呈陽性,列為本地第六十四例新冠病毒肺炎輸入性確診病例。患者為卅一歲土耳其籍澳門男性居民,入境時核酸檢測陰性,抗體檢測結果符合疫苗接種後表現,被送往金皇冠中國大酒店隔離醫學觀察。後來作出的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CT值顯示病毒量大,提示為新近感染。
衛生局要求酒店保安、清潔及相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發現兩名尼泊爾籍男保安染疫,列輸入關聯病例,本地確診病例至今增至六十六宗。截稿後,增至第六十八宗。衛生局長羅奕龍表示,翻查閉路電視發現,兩名確診保安人員於接觸受隔離人士時未有戴好口罩,不排除因而染疫。他強調,當局對隔離酒店的防疫十分重視,定有嚴格指引予工作人員遵循,包括每七天進行一次核檢以策安全。防疫過程任何環節均不得輕忽,與隔離人士緊密接觸者尤更須謹慎,口罩的規格要求固然高,還應充分戴好。
全民第二次核檢因而引發,經過於八月初的首度進行,秩序與效率明顯改善。果斷地啟動再檢,目的為揪出倘有的潛藏病例,從而及時截斷傳染鏈,以保障居民及逗留人士的安全。新疫情令粵澳通關受制,眼見的十一黃金周化為泡影,對經濟的憧憬幻滅。回顧八月的疫情,對社會的各方影響約為兩星期,這次是否亦一樣?又或日後都相同?我們在已經難捱的日子內,還有多少次厄運?假若疫情只因輸入後的間接而起,能否有更高效的應對?以及粵澳協商通關的嚴寬尺度。這包括紅黃碼區的馬上核檢篩查,離境核檢結果的時間收緊,而赴粵只往珠海則不需隔離十四天之久?疫情可能是常態,要盡量減短這個斷離的周期,否則,辦甚麼成都路展也是徒勞。最近本是國慶宴會高峰期,然而疫情下不宜群聚,有些社團退訂,連內循環亦飽受打擊,企業、僱員及外地僱員均叫苦連天。在網上常看到的一句是:我太難了。實在反映人心,真會成為今年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