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澳門︰上架行會館

上架行會館位於爐石塘,建於1840年 (清道光二十年) ,後於1855年 (清咸豐五年) 付諸祝融,翌年由工友募捐及集資重修,於1858年建成現貌。後來演化為今天的上架木藝工會,是澳門最早期成立的行業工會之一。

上架行即俗稱的三行,分別為木工、搭棚及石工,而因澳門打石工人不多,故亦將油漆一行納入,統稱上架行。隨著年代發展,建造業分工越加仔細,油漆、搭棚、打鐵等行業分別自行成立工會,於1950年1月12日,上架木藝業聯合公會舉行會員大會,議決更名為上架木藝工會。同年1月20日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成立,該會是當時十二個創會會員之一。木藝工會其後配合工聯工作,組織工友家訪活動,開展失業救濟,調查工友就業概況等,亦參與籌辦勞工子弟學校的工作。

 

上架行奉魯班先師為祖師,魯班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工匠和發明家,他的發明與創造,改良了傳統的建築工藝,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故被譽為工匠祖師。為頌揚其貢獻,民間以農曆六月十三日為魯班誕,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為頌揚魯班的貢獻,展示澳門傳統的木工藝,增進市民對傳統木工藝及行業會館的認識,活化利用澳門具重要文化價值的建築物,文化局與上架木藝工會合作,於2013年至2014年期間對會館進行建築修復,包括對魯班先師大殿地面層的牆身進行了截水除鹽,修復青磚牆身,加固建築結構、重開天窗,並改建原工會活動室為木工藝陳列室,使之與魯班先師大殿,連同室外天井空間組成「魯班先師木工藝陳列館」, 合共佔地172平方米。

 

現魯班先師大殿內展示了一個大型魯班鎖,一旁的陳列室內則透過一系列的展覽和多媒體設施,展示包括鋸、刨、鑽、墨斗等80多件傳統木工具,介紹魯班傳說與發明之故事以及工具使用方法,陳列以卯榫結合製作的建築構件、以及供訪客試用的木工具,充分展現前人的巧手工藝和傳統智慧,同時增進訪客對木工藝和傳統行業的認識。

 

歡迎瀏覽「樂報我們講場」 EP986,由余榮讓與鄭仲輝講述「上架行會館」。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