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讓
行政長官賀一誠於十一月十六日在立法會發表二零二二財政年度施政方針,主題為「凝心聚力、共創新局」,口號為「防疫情、穩復蘇、保民生、促多元、強合作、謀發展」。其中較突出的是,落實《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其他各方面都是按照既定的步伐,配合實際的情況而繼續進行。經歷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打擊,防疫仍是不可鬆懈的工作,否則難以全面復蘇。在保民生上,全賴庫房尚有能力,金錢依然掛帥,藉由對中小企業及部分較為低薪僱員的經濟援助,解決到一些基本問題。促多元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但已經做了不少工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將是重要帶動。強合作有時還是有點求人不如求己,然而礙於受制於客觀條件,仍要講合作,會否只得個講字?至於謀發展,是整體的事,勞資官均參與,勞方為兩餐乜都肯制,資方靠自身的財政儲備迎難而上,官方的任務是促進、協調、解困。
上面述及第二個五年規劃,這是略為宏觀的,但亦要帶出前瞻以至遠景。舉例說,澳門獲批有八十五平方公里的水域管轄權,曾有謂發展海洋經濟,即使不重提遊艇計劃,還有甚麼可以營運呢?在漁業困難下,圍塘養殖海產又是否可行?全國有何值得參考的事例?我們至少應該努力發掘,不應浪費資源,得來容易也要珍惜。最新鮮熱辣出爐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民間認識不多,簡單如中小企業主提問,怎去開展小生意?又是否要集資成立大企業,方有些投資項目可以參與?說來又像玄妙了一點。最近有多家銀行開展跨區理財服務,特區政府亦大可通過銀行及法律界舉辦講座,令大小商家懂得如何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投資,權益怎麼按澳門民商規則受到保障?猶記得最初澳門半島餐飲外賣並非無遠弗屆,一聽是路氹,不論消費若干都免問,現在競爭激烈下,夠消費額便接單。日後澳門煲仔飯送到橫琴,不是夢話,很快會實現,變化定必一日千里。而施政方針關於橫琴的文字似嫌太虛,希望這部分可於年中補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