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一誠就施政報告回應議員提問

行政長官賀一誠於11月17日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2022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內容回答議員提問。他表示,隨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公佈,澳琴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建立,相信高端科技、中醫藥等多元化產業得以逐步落實發展。他勉勵年青人把握發展機遇,提升自身競爭能力,積極到內地發展。

行政長官表示,澳門的第二個五年規劃預計在年底出台。澳門的城市總體規劃將與橫琴的總體發展規劃互動協調,澳門的輕軌連接至橫琴口岸、澳門大學與橫琴道路網連接均已列入規劃中。至於橫琴總體規劃方面,橫琴在商業產業、住宅分區上基本已成型。為了配合澳門的發展,下一階段將是分區規劃的修編,重新調整實體經濟的安排,以分配並落實高端科技產業及其他產業。目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剩餘的土地大部分在修編上將會以實業、工業的發展為基礎,修編工作正有序開展。

 

行政長官指出,旅遊業仍是澳門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促進旅遊業逐步恢復是整體經濟復甦的關鍵。隨着深合區的建設,相信兩地日後在旅遊業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共同發展更多大型旅遊項目。展望未來,兩地可加強旅遊業與會展產業的互動發展,進一步發揮“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及澳門被評定為 “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旅遊資源優勢。

 

行政長官又表示,體育旅遊也是深合區發展的其中一個方向,藉着粵港澳合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的契機,特區政府將會支持、配合並持續拓展雙方的合作。

 

至於招商引資方面,行政長官說,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下,有關工作受到限制,因此必須加快深合區的招商進度。澳門已設立了深合區辦事處並對外提供服務,歡迎任何人士投資澳門或橫琴。

 

行政長官又表示,特區政府正把握當前的發展機遇,致力為推動多元化產業發展創造條件。因此,在本澳城市總體規劃中將利用聯生工業村作為產業片區,將原工業區提升為類同香港數碼港或產業園的功能。他透露,已有公司開展工作,數據中心與中醫藥廠的建設正有序進行。

 

至於推動本澳產學研發展的工作,行政長官表示,首批12個產業化項目正式進駐澳門大學與珠海有關企業設置的聯合實驗室。“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圍繞智慧城市、先進材料、微電子、轉化醫學,以及中華醫藥等方向開展具體產學研項目,相信研究成果會逐步呈現。就深合區的科技發展,總體方案提出重點發展集成電路、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產業領域,未來期望加大相關領域的合作力度。

 

在回應關於如何落實深合區分線管理模式工作時,行政長官指出,相關工作已開展,二線關口配套設施尚在建造中。未來“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分線管理模式實施後,澳門居民在橫琴的生活將更便利,更具廣闊的發展空間。

 

行政長官強調,特區政府一直關注和支持澳門青年人到內地發展及工作,並為青年人爭取在內地大型企業實習。目前本澳專業人士在橫琴執業的門檻已有所降低,建築、旅遊、醫療及社工領域的專業人士,已有約380人取得相關執業資格。

 

行政長官指出,跨境執業有助推動人才流通,為本澳年青人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寄語澳門年青人要把握好橫琴的發展機遇,參與跨境貿易工作,亦應藉通過相關專業認證及考試,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

 

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特區政府將致力離島醫療綜合體、智慧城市和防治水患設施的建設。

 

談到離島醫療綜合體時,行政長官表示,綜合體的規模大,不僅能為本澳市民提供醫療服務,更可擴展更廣的面向,在多項良好條件的基礎上助力本澳發展醫療旅遊、大健康產業。屆時,澳門居民繼續可在離島醫院接受由政府資助的醫療服務,更期望可藉此解決現時居民到外地就醫的需要。

 

行政長官進一步指出,特區政府有信心藉着離島醫療綜合體所具有的北京協和醫院品牌效應、先進的醫療設備以及優秀的醫護人員等有利條件,來發展大健康產業,並為粵港澳大灣區的7,000萬人口服務。政府在下一階段將從本澳醫生和醫科畢業生中,挑選人員到北京協和醫院實習,回澳後到離島醫療綜合體服務,並在協和的專科醫生帶領下,讓他們在專科醫療上有所發展。

 

有關本澳的智慧城市建設工作,行政長官表示,經過幾年努力,政府已成立了雲計算平台,至今對外開放的數據集約440個,同時,供市民使用的“一戶通”應用程式持續增加服務項目,新版本會更臻完善,聚合支付平台“政付通”也將會不斷普及。

 

行政長官認為,內地的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值得本澳參考,但不能完全參照,始終本澳與內地的情況不盡相同。澳門要發展智慧城市,需在保護個人私隱與便民之間取得平衡。

 

智慧交通方面,行政長官指出,特區政府近年已優化了15組交通路線的控制系統,並試行智能巴士控制系統及出行資訊系統 — “澳門出行"手機應用程式。未來,政府將持續做好智能化交通規劃,其中,新城A區等新區定會採用智能交通設計。然而,交通環境太密集,空間距離不足,使本澳發展智能交通存在一定困難,例如難以像內地城市般,在具備一定空間條件下可透過智慧系統自動調節交通燈號。

 

行政長官又表示,特區政府已委託重慶相關研究機構,分析本澳未來10年的陸路運輸規劃,並將於近期提交設計總結報告,提出處理本澳交通問題的建議。行政長官補充,重慶是著名山城,當地透過各種立體交通設計及創新方式解決交通問題。

 

就低窪地區的治水工作,行政長官回應指出,觀乎本澳今年的颱風和大雨情況,內港的泵房設施在治水上起到一定作用,成效有目共睹,部份黑點的水浸問題已改善。就此,特區政府短期內將興建更多泵房設施,首先以可行方案解決本澳部份的水浸問題,而建設擋潮閘等長期措施則需再作詳細規劃及研究,現階段正進行前期準備工作,未來需要中央批覆才能正式開展相關工程。他透露,未計算擋潮閘的建設費用,單是設計費就需數億澳門元,另外,每年的保養維護成本也將十分高昂。

 

關於城市規劃方面,行政長官指出,澳門城市總體規劃經過多次版本修訂和公開諮詢之後,匯總報告已經出台,預計今年底將公佈總體規劃文本,並開展後續工作。他表示,總體規劃工作不能再拖延,否則後續的分區規劃便難以推進;未來待分區規劃出台後,才有法律依據開展如土地拍賣等事宜。

 

行政長官共回答了31名議員的提問,內容涉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粵港澳大灣區、都市更新、完善勞動法律、防疫及通關措施、房屋政策、長者安老、醫療體系、提振經濟、招商引資、旅遊業發展、體育事業、文創領域、青年人才培養、公務員事務、政務公開、工程技術、產學研結合、訴訟程序電子化、專業資格及教育等。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