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2)》及其報告日前在「第13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發佈。
報告歸納基建行業的新趨勢與特點,並提出了包括堅定合作信心,以全球化視野推進高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等四項建議。
報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進入新階段,澳門結合自身資源,高質量銜接「一帶一路」倡議,爭取與更多葡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稅收協定;並與「一帶一路」和葡語國家交易伙伴保持穩定關係,持續發揮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區域優勢。
在發佈會上,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簡要概括了報告重點內容及總結了發展:
一、「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總指數回升,由 2021 年的 113 上升至114。
二、東盟國家政治和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基建發展指數排名領先,葡語國家基建發展步伐加快,排名升至第二。
三、交通範疇發展勢頭強勁,通訊、水務、公共衛生等領域發展呈現出「技術智能化」「規模小型化」「投資社會化」等新特點。
四、為應對全球性氣候變化,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綠色轉型步伐加快。五、跨國跨界合作為基建發展賦能增效。
報告同時提出四項建議:一是,加強戰略對接,為國際基建合作營造良好政策和營商環境。二是,堅定合作信心,以全球化視野推進高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把握新趨勢、適應新環境、運用新技術,進一步加快國際基建合作綠色轉型步伐。四是,厚植風險意識,增強國際基建發展韌性和穩定性。
《「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2)及其報告已上載:www.chinca.org,www.ipim.gov.mo,歡迎瀏覽及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