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瑜︰持續完善民生服務. 提升居民生活素質歐陽瑜︰

社會文化司歐陽瑜司長列席立法會,就其施政範疇回答議員提問。她在引介施政方針時表示,來年將遵循特區政府「提振經濟、促進多元、紓解民困、防控疫情、穩健發展」的施政總體方向,圍繞三個主軸開展社會文化範疇的工作:

第一、持續完善民生服務、提升居民生活素質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市民對服務的要求持續提高;同時,人口急劇老化,社會對長者照護服務及養老保障的需求日益增長;當局一直透過各種溝通渠道,聽取市民意見。2023年,除了在原有的服務基礎上持續充實對幼兒、學生、青年、婦女、長者、殘疾人士、弱勢群體的保障之外,亦將推出針對性的措施,包括:於長者院舍試行遠程視像門診;籌設一間長者日間中心;新增一支家居照顧與支援服務隊;為患有失智症長者的照顧者提供輔助服務;開展第二階段托兒服務規劃方案,構建服務標準規範;增加300個康復服務名額;「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受惠對象擴展至重度或極重度肢體殘疾人士;推行「家庭生活教育計劃」,加強單親家庭的社會保障與支援;確保教育投入,持續推進新城A區B1、B2教育用地以及B3學生體育用地的整體規劃;有序開展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志願者招募工作,為市民提供更多參與機會;完成全澳體育場地調查報告,為未來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此外,持續監測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推行各項社會援助和福利措施。向援助金受益家庭額外發放一個月援助金;維持發放學生津貼、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學費援助;豁免指定的牌照費、註冊費、印花稅及場地租借費用。

 

另一方面,推動愛國愛澳教育工作與時並進,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做好文化保育及傳承傳播;推出「嬰幼兒閱讀有禮計劃」,全力推進「澳門新中央圖書館」的興建;持續透過豐富多彩的藝文活動,提升整體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信。

 

同時,善用資訊科技,創新優化服務的提供方式,通過一戶通「我的健康」功能、電子健康紀錄平台、智慧教學先導計劃 、中成藥註冊申請電子系統、人才引進計劃電子申請平台、拍攝許可申請電子平台,為市民及業界提供便利、高效和優質的服務。2023年,社保的各項對外服務將基本實現全面電子化。

 

應對疫情方面,當局將繼續與國家的總策略保持高度一致,密切監測疫情變化,築起口岸、醫療機構和社區三大防線;重點推動長者、兒童接種疫苗,尤其是接種加強劑。隨著公共衛生專科大樓2023年啟用,將有助增強本澳應對傳染病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第二、 完善社會文化事業部署 助力本澳產業多元發展

 

在培養及引進產業發展所需人才方面,透過推動高等院校開展院校素質評鑑、提升院校的辦學素質、科研水平,以及在國際上的認受性和競爭力,建設優質的人才培養平台。強化產業導向課程建設,與外地優秀院校開展聯合人才培養計劃,在中醫藥、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中葡翻譯、旅遊相關工種的職業技能認可基準等領域深化與企業對接合作,形成產學研有機融合發展模式。

 

同時,推動科普教育、支持青年學生升學及多元發展。發揮澳門科學館、高校及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作用,推出「青年科技村」培養計劃,為在科技領域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專門培訓,及早發掘、及時培養科技領域人才;推動職業技術教育發展,促進學校與企業合作;通過「澳門青年專業發展計劃」,促進在職青年向上流動;推動市民考取提升專業技能的證照;持續更新人才需求預測數據庫,加強生涯規劃支援;豐富「人才資料庫」功能,吸引和促進人才回流。

 

在《人才引進法律制度》生效後,將設立高層次的評審架構,訂定嚴謹的評審準則,有序推出三類人才的引進計劃。同時,持續投入資源,培訓十五類醫療人員;透過資助計劃,培育演藝及影視專才;研究優化現行的精英運動員培訓計劃,支持運動員長遠發展。

 

在助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方面,當局從健全中藥產品的市場准入和小型醫療器械進口審批制度、優化醫療機構牌照制度等方面,為康養醫療產業及高端醫療旅遊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離島醫療綜合體於2023年內分階段啟用,特區政府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朝著發展成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方向,提供高水平醫療服務,助力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同時,當局將推動本澳大型渡假村投入開發健康導向的旅遊產品,在確保服務安全的前提下,助力醫療旅遊發展。

 

在發展文化體育產業方面,將推出歷史建築的活化及維修方面的資助計劃,支持歷史建築的利用;開放部份歷史建築或片區空間讓業界進駐營運,並增設具本地特色的長駐演出項目,打造多元體驗的文旅景點。當局亦將推出新的影視資助項目,鼓勵製作澳門元素的影視作品,吸引影視製作團隊來澳取景,帶動產業及周邊行業共同發展。另一方面,透過專項資助,支持入選國家藝術基金的項目,提升澳門創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當局將繼續辦好本澳大型品牌活動,加強發揮盛事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推動本澳文化體育事業及產業發展。同時,積極配合特區政府發展娛樂表演、體育盛事、文化藝術、社區旅遊等非博彩項目,提升澳門的文化形象,為「一基地」的建設注入更強大的力量。

 

第三、加強區域合作 促進對外交流

 

有序推進深合區對接,為當地生活的澳門居民提供教育、一般門診和社會服務;將持續與深合區探討加強人才政策和人才引進方面的合作;繼續支持和協助本澳居民參加內地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及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鼓勵各領域群體參與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城市,以及「一帶一路」地區的交流活動,加強合作,促進民心相通。

 

社會文化範疇工作既涉及民生保障,也需要高度呼應和配合產業多元發展的整體部署。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當局與國家政策和總方針保持高度一致,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與此同時,深入了解市民所急所需,遵從平衡、協調、可持續的原則,循序漸進完善各項民生工作,正面回應社會變化帶來的訴求,致力增進民生福祉;此外,積極配合特區作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抓緊「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發展機遇,緊扣特區政府「二五規劃」的藍圖,調整社會文化範疇的工作部署,全力參與特區的未來建設,促進澳門繁榮發展。感謝各位及社會各界對其工作的支持。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