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榮讓
今期一談經濟財政範疇明年度施政方針,請瀏覽Facebook及YouTube的「樂報我們講場」EP1209,時事評論員鄭仲輝及余榮讓作出分析及解釋。
經濟財政司李偉農司長先回顧今年的情況,他指出,中央政府及時出台各項支持政策,特別是恢復內地居民赴澳門電子簽註及「四省一市」旅行團簽註等政策的實施,預計旅客人氣將明顯回升,從而有效拉動社區經濟,令復蘇取得實質進展。可惜,我們見到的,從頒行到現在,沒有很大作用,也許還要等一段時間。十一月的賭收約為三十億元,反映旅遊未有起色,相關行業非常疲弱。澳門特區政府剛公布博彩經營臨時批給,希望大中小企業為了未來,堅持挺住守下去,勞資雙方和衷共濟,冀於明年有更好發展。今年還有的遺憾,是財政儲備的投資虧損,金額達一百七十多億元,需要認真檢討投資策略,有沒有可以調整的機制,如何及時止蝕?在經濟低迷下,亦要監察對企業貸款的情況,關心企業的營運,並計算有可能出現的呆壞賬,以及採取相應的措施。
施政報告中指出,現代金融業取得一定進展,這是經濟多元化的蹟象。在疫情下能穩步壯大,與基礎較佳有關。在今年第二季末,金融業總資產值近三萬億元,相當於回歸時的二十倍。以微型經濟的澳門來說,難能可貴。我們要不斷完善金融法律和制度,以保持金融業的穩定。現有對每個存戶提供五十萬元的保障,是否依然妥善?有沒有必要提升額度。在促進就業方面,勞工局做了大量工作,從外來僱員的大幅減少,可以反映有效降低最新一期的失業率。六家現有博企成功投得將由臨時轉為確定批給的賭牌,避免了一場對人力資源大洗牌的危機,於澳門而言是好事,否則民生大受打擊。
至於未來是否仍需開倉派米,目前言之尚早。內地疫情雖然高企,但清零的動態程度會有調節,事實上,Omicron BA.5遠比Delta為弱,動態亦自然不同。二零二三年的命運,全看一個疫字,有機會迎來更多旅客,但也可能增添醫療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