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澳門︰藝術活化街頭

在不少熱門的旅遊城市,無論是旅客旺區還是民生區域,都有在房屋和牆壁上的塗鴉。塗鴉的來源各異,有些是街頭藝術家借這些創作表達對社會的看法;有些則是業主或社群用來美化自己的建築物;有些則是當地團體或政府用以活化該區的手段;亦有些是刻意打造景點,吸引人們前來打卡等等。

無論是任由藝術家隨心創作,還是經過當局規劃,這些街頭藝術,都已經成為城市的風景線,將原來寂靜的牆壁添上色彩、活力,以藝術訴說一個又一個的故事。

 

尤其作為旅遊城市,城區增添活力和色彩,就有多一個理由吸引旅客,旅客們的打卡,就是最佳的宣傳。

 

公用事業亦可以透過街頭藝術,鼓勵本地藝術創作,活化社區,以藝術回饋社會。例如澳電就多次舉辦活動,邀請本地藝術家和學生美化在澳門街頭隨處可見的電箱。希望將來有更多公用事業,甚至大廈、商舖的大業主能參考這個先例,將這個良好風氣繼續推廣。

 

不過即使以藝術活化街頭、活化城區,也必須注意這藝術是否與該區原來的風格相結合。外地就有不少例子,例如塗鴉創作的風格和題材引來當區居民不滿;有些是設計未能切合該區原來的風格和需要,甚至有些極端例子是藝術家不知道當地某些牆壁有其傳統意義,雖然未成為古蹟,但一夜之間改頭換面,令居民難以接受之餘,也令當地社區脈胳的表意符號一夜之間消失殆盡。

 

有些地方則是東施效顰,見一個地方成功以藝術活化街頭,便立刻照辦煮碗,將整件事完整複製,但很容易水土不服,而且多個鄰近地區都有近似的景點時,遊客可能沒有意慾去這些地方,所以會適得其反。

 

在藝術活化街頭這件事上,澳門仍處於起步階段,有些景點深得遊人喜愛,但在繼續發展的同時,亦需要注意上面這幾點,避免重蹈某些城市的覆轍。藝術最重要的是傳達訊息,如果為做而做,甚至為跑數而做,只會失去意義,得不償失。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