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12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於7月23日圓滿閉幕。同日舉辦的簽約儀式上,企業簽署了11份合作協議,涉及水電、風電、油氣化工和市政工程等範疇,涵蓋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和歐洲(德國、波黑)地區。
一連兩天的論壇共舉辦了5場平行論壇和26場商務活動,吸引了71個國家和地區,逾1,300位政、商、學界精英出席,當中包括42個國家的駐華使節。期間為參會企業舉行了203場商務會談,較上屆增長了10%,其中53%參會嘉賓來自裝備製造、金融保險、設計諮詢、建築材料、工程服務等相關產業鏈,助力推產業聯動,協同發展的特點更加突出。
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出席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基建論壇」是全球基建領域的重要合作平台,澳門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推進國際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貢獻力量。
行政長官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複雜而深遠的影響,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國際基建投資與合作也面臨巨大挑戰。澳門作為開放的微型經濟體,更易受到外圍環境的影響。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整體經濟形勢基本穩定,旅遊業、會展業逐漸復甦,現在澳門是一座健康、安全、宜遊的城市。
行政長官指出,「基建論壇」作為全球基建領域的重要合作平台,受到海內外政界、商界、學界及業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並已發展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中國與葡語國家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同時,論壇也為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興建擴建大型交通樞紐,以及改善城市面貌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提升澳門會展業市場化、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行政長官強調,今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關鍵時期。特區政府正製訂澳門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為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繪就藍圖。未來將着力發展以中醫藥研發製造為切入點的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產業,加快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致力將其打造成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
此外,特區政府將推進編製澳門城市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的工作,致力建設「宜居澳門」、「綠色澳門」,並配合國家環保發展戰略,認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爭取在2030年或之前實現碳達峰。
他又強調,國家將進一步擴大對外合作,積極推進國際基礎設施「硬聯通」以及規則標準「軟聯通」。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作為我國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促進國際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領域的對話交流和產業合作貢獻力量。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總結時表示,本屆論壇匯聚了業界精英,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新趨勢、新機遇和新挑戰,形成了推動國際基礎設施合作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共識,包括:一、後疫情時代國際基礎設施合作面臨新機遇。二、推進綠色發展,創新引領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推動金融創新和產融結合破解融資瓶頸。四、促進對外設計諮詢與承包工程協同創新發展。五、科技創新賦能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新發展。並提到論壇的舉辦,達到了提振行業信心、凝聚業界共識,實現合作共贏的辦會預期。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劉偉明總結了本屆「國際基建論壇」三方面的作用:一、進一步樹立澳門健康安全、宜遊宜商的會展城市形象,並再次展示澳門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會能力。二、突顯了澳門元素在中外產融合作中的作用,發揮了澳門在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交匯點的平台功能,透過「內地—澳門‘一帶一路‘工商專業委員會交流會」,深化內地與澳門業界的聯動合作,為後續攜手「走出去」做好鋪墊。三、助力澳門企業緊貼國際新形勢,抓緊基建新機遇,論壇集中討論了基建綠色發展、金融創新、基建產業鏈合作、零息債券和基礎設施融資等,有助澳門業界認識市場新動向,把握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