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澳門︰土地誕

土地公,又稱土地神、福德正神、大伯公、土地神、土地爺、地主公、社神、社公等。土地為中國民間信仰中最普遍神明之一,主要流行於漢語文化圈以及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土地公是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雖然在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但也是人們最常見到的神祇。土地公也出現在不少中國傳統作品之中,例如《西遊記》孫悟空每到某處遇到妖精,必會召來土地公詢問當地情況。可見土地信俗已經深入民間信仰及文化。

澳門土地信俗去年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足證在澳門歷史悠久並在澳門文化中舉足輕重。居澳華人數百年來都有供奉土地公的習慣,從家家戶戶門前供奉的「門口土地財神」,到遍布每個社區逾160個土地神位,以及近十所土地廟,當中包括沙梨頭土地廟、雀仔園土地廟以及下環街福德祠。

 

每年二月初二是土地公寶誕,俗稱「頭迓」,在疫情前雀仔園福德祠都會舉辦大型祭祀、神功戲、敬老宴等活動;而沙梨頭土地廟亦有大型神功戲、賀誕及粵劇折子戲敬老齋宴等活動。雖然防疫影響了某些活動的舉行或其規模,但相信善信的誠心不會受到影響。

 

除了廟宇外,在各區不少土地神位,亦有善信進行祭祀,甚至很多住戶亦有特別為土地誕在門口土地財神特別供上祭品,反映土地民間信仰已深入至澳門居民的日常生活文化之中。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