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澳門︰萬聖節在婆仔屋

萬聖節是每年的11月1日,10月31日的晚上叫做萬聖節前夕(All Hallows’ Eve),後來簡稱為「萬聖節」。西方國家認為萬聖節前夕是鬼怪回到人間的時候,避免被鬼怪附身,小孩會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挨家挨戶按門鈴,大叫:”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主人家(可能也穿著恐怖的萬聖節服裝)便會拿出一些萬聖節糖果、巧克力或是小禮物。

萬聖節的由來及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像是「天下聖徒之日、暗黑王子」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HALLOW」為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借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征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萬聖節也有另一個傳說來源,暗黑王子 凱爾特人(Celtic) 相信太陽神幫助他們種植農作物。但是,每年太陽神都會被一個名叫Samhain的邪惡力量攻擊並被囚禁六個月。Samhain,還有兩個稱號,分別是「Lord of Dead(死亡領主)」以及「Prince of 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帶者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來到凱爾特人的土地。凱爾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為他們覺得這晚,有一堆邪惡靈魂潛伏在任何地方。他們在家生起火來讓那些邪惡靈魂離開他們的家。他們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來的,他們還相信Samhain會把死人變為其他東西,好像貓。凱爾特人會裝著可怕的偽裝來把那群邪惡靈魂趕走。後羅馬占領了凱爾特人的土地,把羅馬的節日和凱爾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萬聖節的由來。

 

英國是萬聖節的起源地,萬聖節期間,倫敦塔附近會還原很多過去施刑現場,在血腥塔里仿佛能感受到鬼影幢幢。倫敦最大的俱樂部會在10月31日當晚舉行萬聖節舞會,通宵狂歡。英國著名的鬼郡—約克郡,會在萬聖節當日舉辦規模冠絕全英的萬聖節慶典,參加者以妖魔鬼怪的可怕造型示人,並一同上街嚇人。而在美國,每逢萬聖節,美國所有商店都出售鬼怪形狀食品、糖果、服裝和面具等。由於南瓜燈是節日的標誌,所以家家戶戶都會買南瓜製作南瓜燈、進行南瓜燈比賽。晚上小朋友還會提著南瓜燈籠挨家挨戶討糖果,如果主人不給糖,孩子就會通過各種方式給主人製造麻煩,這就是著名的「不給糖就搗蛋」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澳門,近年也逐漸興起慶祝萬聖節的各種活動,自2013年起,婆仔屋文創空間已舉辦了多屆慶祝活動,與市民一同慶祝萬聖節。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希望以萬聖節為主題,提供地方及節目讓市民與親朋好友一同慶祝,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古老的婆仔屋今年再次變身,繼續打造恐怖刺激的萬聖之夜,活動在庭院內設有多個節日主題元素,包括各種古怪恐怖的特色大型裝飾、陰森鬼屋探險、主題化妝攤位及兒童可愛萬聖節主題打卡區,氣氛既恐怖又充滿歷史城區特色,讓大人小朋友在場裝扮一番,在既懷舊又充滿萬聖節氣氛的婆仔屋內與家人好友留影,創造美好回憶。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