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桂粵中華文化交流促進會組織,黃慧忻帶領的「廣西六堡茶進階研習團」一行前往梧州進一步學習六堡茶知識,獲得梧州市副市長何世恰、市投促局局長于毅輝、市茶產業中心主任馬士成的支持和款待,並由市投促局科長李俏梅、市茶產業發展中心幹部林展強陪同進行三日的研習活動。
在加強團員六堡茶知識方面,研習團首先參觀中華老字號的國企茶廠──梧州茶廠,在梧州茶廠副廠長、何志強書記帶領下,參觀了六堡陳列文化館、五十年代存留下來最古老的木板乾倉;其次參觀央企中粮集團屬下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錢鑒新廠房,獲中茶國際銷售部經理覃宇虹安排接待,先是參觀廠區生產綫不锈鋼滾筒離地發酵新技術、加工廠內新建陶窖、木窖、木板乾倉等倉庫,其後在六堡茶文化館向團員介紹梧州中茶的發展歷程,講解中茶窖藏六堡茶的工藝革新歷史、外貿經營歷史。繼而為團員進行一次開湯審評幾款六堡茶外貿經典產品,學習氣氛熱烈。第三前往民營龍頭廣西梧州茂聖茶業有限公司的產品陳列館觀摩學習。又前往非遺工藝承傳人開辦的濡菲堂,舉行了一場豐盛的傳統工藝製作的陳年六堡茶品鑒會,學習情緒高漲。最後一天前往蒼梧六堡鎮,獲六堡鎮鎮長林柱雄、六堡村黨支部書記陳常青、蒼梧縣商務投促局打私辦專職副主任蔡民接待,參觀廣西老字號蒼梧六堡茶業有限公司(昔日六堡公社茶廠)及最老的六堡原種茶園,廠長蔣朝暉向團員講解六堡茶樹種、中小葉種等相關知識。午餐後前往六堡鎮茶船古道起點合口碼頭觀摩,之後往山上的哈口茶園觀看茶園山勢和天然環境對茶樹生長的影響。
除了學習六堡茶,在梧州投促局的安排下,研習團分別前往了珠山參觀梧州市博物館及英領事館遺址,瞭解梧州古代南越王建立的歷史,以及在近代不平等條約下梧州開埠通商的歷史過程。又到充滿嶺南建築特色的騎樓城遊覽,以及到白雲山冰泉豆漿館品嘗豆漿,有道是沒吃過白雲山豆漿,就沒有來過梧州,眼底下門前賓客絡繹不絶,餐桌上的精品點心更是一讚。
研習團更獲得梧州市副市長何世恰、市投促局局長于毅輝、市茶產業中心主任馬士成的盛情款待。何世恰向黃慧忻一行瞭解團員對回歸後澳門同胞的感想和看法,同時勉勵團員經過深入學習後,回澳要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推廣六堡茶予人們認識,透過茶為媒介,加強梧州和澳門的兩地情誼。對於六堡茶儲存愈久,品飲價值愈好,回報價值豐厚之說。對於這點,黃慧忻認為澳門地少房產租貴,在澳門倉存是一大難題。而馬士成主任便解說,梧州將擁有由政府牽頭的六堡茶倉存保管及交易市場,藉此為愛好六堡茶者提供倉存之利,同時提升六堡茶在商品市場上的地位。于局長更強調,以後澳門人買六堡茶,可存放梧州倉庫作投資升值。
研習團一行在三日內對六堡茶知識又邁進一步,對於普洱茶和六堡茶的分別,團員學會了從製作工藝、倉存條件、茶樹原料、生產地域等各方面作出區分。同時透過親身的接觸體驗,讓團員明白六堡茶窖藏和乾倉存放促使茶葉內微生物轉化,對茶品滋味和香氣形成的影響。對於梧州,團員更深感清新環境對食材品質的影響。最後,黃慧忻認為由梧州市政府牽頭發展的六堡茶倉存概念,可供澳門發展特色金融的一個啟發:茶葉銀行可能是國內另一種金融發展的趨勢,澳門可借用自身的平台條件,以及橫琴土地的優勢發展茶葉銀行,為市民提供一個保本升值的金融行業。




